在板框压滤机的操作流程中,引入压缩空气吹滤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脱水工艺,主要用于过滤后期排除残留滤液、降低滤饼含水率,并辅助滤饼脱落,尤其适用于粘性较高或过滤难度大的物料(如污泥、化工浆料等)。以下从原理、作用、操作参数及注意事项展开说明:
一、压缩空气吹滤的基本原理
当板框压滤机完成主过滤(进料阶段)或隔膜压榨后,滤饼已基本形成,但滤布与滤饼之间、滤饼内部仍残留部分游离水分(尤其是滤布孔隙中吸附的水分)。此时通过向滤室通入压缩空气,利用气体压力将残留水分 “吹扫” 至滤液出口,同时气体穿透滤饼时可带走部分毛细水分,达到进一步脱水的效果。
气流路径:压缩空气从进料口或专门的吹气口进入滤室,穿过滤饼和滤布,较终从滤液出口排出(部分机型设计为 “气液分流”,避免气体携带水分回流)。
二、压缩空气吹滤的核心作用
降低滤饼含水率
对于粘性物料(如市政污泥),单纯压榨后滤饼内部仍可能残留 5%-10% 的游离水,压缩空气可将这部分水分挤出,使含水率再降低 3%-8%(例如从 70% 降至 62%-67%)。
注:效果与物料透气性相关,颗粒状物料(如矿山尾泥)透气性好,吹滤降含水率更明显;胶体类物料效果相对较弱。
缩短滤饼干燥时间
吹滤过程中,气流会带走滤布表面的水分,减少滤饼与滤布的粘结力,后续即使不进行额外干燥,滤饼也能更快自然风干。
辅助滤饼脱落
压缩空气的冲击力可松动滤饼与滤布的贴合,尤其对于粘性强的滤饼(如食品加工废渣),能减少卸料时滤布残留滤饼的情况,降低人工清理成本。
保护滤布与设备
吹滤可清除滤布孔隙中残留的细小颗粒,减少滤布堵塞,延长滤布使用寿命(通常可延长 20%-30%)。
三、关键操作参数(需根据物料特性调整)
压缩空气压力
常规范围:0.4-0.8MPa(过高可能导致滤板变形或滤饼破裂,过低则无法有效吹扫)。
举例:
市政污泥:0.5-0.6MPa(压力过高易使滤饼压实,反而阻碍气流穿透);
矿山尾泥(颗粒较粗):0.6-0.8MPa(需更高压力推动气流穿过致密滤饼)。
吹滤时间
通常为 5-15 分钟,以 “滤液出口基本无水滴出” 为终点。
时间过短:脱水不充分;时间过长:能耗增加,且对含水率降低无显著增益(如 10 分钟后每延长 5 分钟,含水率仅降 0.5% 左右)。
进气方式
单端进气:从进料口一侧通入空气,适用于小型板框压滤机;
两端交替进气:大型设备常用,可避免滤室两端水分吹扫不均,提高脱水均匀性。
四、适用场景与局限性
适用场景:
高粘性物料(如污泥、淀粉渣):需强化脱水以降低运输成本;
对滤饼含水率要求严格的场景(如焚烧发电,需含水率 < 60%);
滤布易堵塞的工况(通过吹气减少颗粒残留)。
局限性:
对高含水率、糊状物料效果有限(需结合压榨工艺);
增加能耗(压缩空气制备成本);
需设备具备密封设计(否则易漏气,影响效果)。
五、实操建议
参数优化:通过小试确定较佳压力和时间(如先以 0.5MPa 吹 5 分钟,观察滤液量,逐步调整);
与压榨配合:在隔膜压榨保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吹滤,利用滤饼余热提升脱水效率;
设备维护:定期检查进气阀和密封件,避免漏气(漏气会导致压力不足,脱水效果下降 30% 以上);
节能设计:采用变频空压机,根据吹滤阶段调整供气量,降低能耗。
综上,压缩空气吹滤是板框压滤机 “压榨 - 脱水” 流程的有效补充,尤其在低含水率要求的场景中不可或缺。合理设计参数和操作流程,可显著提升滤饼干度,降低后续处理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