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新闻中心 > 厢式压滤机

无渗漏厢式压滤机

时间:2025-08-23 来源:厢式压滤机 点击:0

  无渗漏厢式压滤机的 “渗透” 是偏离设计初衷的异常泄漏现象,核心危害是污染环境、降低固液分离效率、浪费物料,其本质是密封系统或过滤介质的失效,需通过合理选型、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来避免。

  一、“渗透” 的核心定义:异常泄漏的两种主要形式

  无渗漏厢式压滤机的 “渗透” 本质是密封失效或过滤介质破损导致的非正常物料泄漏,具体可分为两类:

客户案例10

  1. 滤板间隙的 “密封渗透”(较常见)

  这是无渗漏压滤机较需避免的渗透形式,指悬浮液或未完全过滤的浓稠物料,从相邻两块滤板的贴合面(密封面)渗出。

  正常状态:液压压紧系统会将滤板紧密压合,滤板边缘的密封胶条填充间隙,形成密闭的 “滤室”,物料仅能在滤室内通过滤布过滤,滤液从指定出液口排出。

客户案例35

  渗透状态:若密封胶条老化、变形、脱落,或滤板表面有划痕、凹陷,又或液压压紧力不足,滤板间隙无法完全密封,高压力下的悬浮液会从间隙渗出,形成 “跑料”,表现为滤板边缘有泥浆状物料滴漏或流淌。

  2. 过滤介质的 “破损渗透”

  指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穿透破损的滤布,随滤液一起从出液口排出,导致滤液浑浊(正常滤液应澄清),本质是 “过滤精度失效” 的渗透。

客户案例28

  正常状态:滤布作为过滤介质,其孔隙仅允许液体(滤液)通过,固体颗粒被截留在滤布表面,形成滤饼。

  渗透状态:若滤布因磨损、撕裂、安装错位(如滤布未完全覆盖滤板进料孔),或滤布选型错误(孔隙过大),固体颗粒会穿透滤布进入滤液,导致滤液含固量超标,属于 “隐性渗透”(无明显外漏,但滤液质量不达标)。

  二“渗透” 与 “正常过滤” 的关键区别

  很多人会将 “正常滤液穿过滤布” 与 “异常渗透” 混淆,二者的核心差异如下表所示:


对比维度正常过滤(滤液通过)异常渗透(物料泄漏)
发生位置滤室内的滤布孔隙滤板密封面(间隙)或破损滤布
物料形态澄清的液体(滤液)浑浊悬浮液、泥浆(滤板间隙渗透)或含固体颗粒的滤液(滤布破损渗透)
流向沿滤板沟槽流向指定出液口从滤板边缘外漏,或从出液口排出浑浊液体
对设备性能的影响正常工艺过程,符合设计要求破坏 “无渗漏” 特性,污染环境、降低固液分离效率、浪费物料


  三、导致 “渗透” 的常见原因

  无渗漏厢式压滤机出现渗透,本质是 “密封系统” 或 “过滤系统” 失效,具体原因包括:

  密封系统问题:

  密封胶条老化、龟裂、脱落(长期使用或接触腐蚀性物料导致);

  滤板变形、表面磨损(如滤板长期受高压冲击,或搬运时碰撞);

  液压压紧力不足(液压站压力值低于工艺要求,或液压缸漏油)。

  过滤介质问题:

  滤布磨损、撕裂(过滤过程中滤饼过硬或有尖锐杂质划伤);

  滤布安装不当(未对齐滤板孔,或未拉紧导致局部褶皱);

  滤布选型错误(孔隙率大于物料固体颗粒粒径)。

  操作与维护问题:

  进料压力突然过高(超过滤板承受较限,导致滤板间隙增大);

  未定期清理滤板表面残留的滤渣(残留滤渣会阻碍滤板紧密贴合)。

  四、如何解决和预防 “渗透”

  无渗漏厢式压滤机的核心设计目标就是抑制渗透,实际使用中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和处理:

  针对密封渗透:

  定期检查密封胶条,发现老化、破损及时更换;

  检查滤板表面,若有划痕、变形,及时修复或更换滤板;

  确保液压压紧系统压力达标(根据物料黏度调整,通常不低于 0.8-1.2MPa),定期维护液压站(更换液压油、清理滤芯)。

  针对滤布破损渗透:

  定期检查滤布,发现磨损、撕裂立即更换,选择与物料颗粒粒径匹配的滤布(如洗沙行业常用 100-200 目滤布);

  安装滤布时确保平整、无褶皱,完全覆盖滤板进料孔和滤室区域;

  规范操作:

  进料时缓慢升压,避免压力骤升冲击滤板和滤布;

  每次卸饼后,清理滤板表面和滤布残留的滤渣,避免残留物料影响密封。

  总之,无渗漏厢式压滤机的 “渗透” 是偏离设计初衷的异常泄漏现象,核心危害是污染环境、降低固液分离效率、浪费物料,其本质是密封系统或过滤介质的失效,需通过合理选型、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来避免。
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891481115

上班时间

公司电话

13891481115

二维码
线